登录
注册
影展动态-摄影家李振盛《风云岁月》影展正在举行
摄影家李振盛《风云岁月》影展正在举行
责编: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 2012-02-16 来源:网络 点击:6082 次  【打印

  上图为李振盛当年的自拍照。这样的自拍画面留下很多,联系图片社的普雷基就是根据这样的线索,编撰了《红色新闻兵》的精彩画册,将李振盛的自拍和文革的风云岁月结合在一起。其实这些自拍都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每次采访拍摄时总会留下一两张底片以防不测。最后冲洗前就成了自拍的最好理由。

  影展时间

  2012年1月21日——2012年4月21日

  影展地点

  比极影像画廊

  上海泰康路210弄5号楼520室

  毫无疑问,李振盛当之无愧是当今世界纪实摄影领域最具知名度和作品发表范围最广的中国摄影家。涵盖李振盛300幅摄影作品的《红色新闻兵──一位中国摄影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心路历程》画册,经我和摄影师共同编辑,2003年由英国伦敦菲登(Phaidon)出版社用6种语言版本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奥德赛史诗似的编年史。同时,我还有幸成为李振盛150多幅摄影作品同名影展的策展人。这本书和该影展,无论何时何地与公众见面,都给观众留下深刻而长远的印象。美国著名摄影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薇姬•戈德堡(Vicky Goldberg)评价李振盛的照片“是非常罕见而极具力量的历史见证,是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备忘录,假如没有它们,这些历史事件也许会被遗忘。”

  对于1966到1976年间发生的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文化大革命,欧美公众已经非常熟悉。然而,仅就视觉角度而言,在李振盛的画册和影展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前,全世界所看到的文革影像仅仅局限于那十年间官方媒体报导和宣传性画面。《红色新闻兵》透过历史的理性视角,不是用歇斯底里情绪化地渲染文革浩劫,而是用真实、细腻、坦诚的方式再现那悲剧的十年。李振盛的画册和影展涉及的所有事件都经过史学验证,所有照片和文字也按学术规范陈述。

  实际上,有关李振盛画册和影展的评论,在全球不计其数的报纸、杂志、学术期刊和电视媒体得到好评。各国美术馆、大专院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亦举办了各类有关李振盛摄影作品讲座和研讨会,参加者众多。在高素质译员的协助下,李振盛直言不讳,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和作为一个个人在这场浩劫中的经历。他为中国最艰难的时刻这段宏大的历史叙事增添了具有个人色彩的一笔,其率直谦逊的演讲风格甚受观众欢迎。

  正如公众所知,李振盛最早想成为电影人,可能现在他仍有这一梦想。然而,他并没有被摄影的形式所束缚,摄影作为创作方式和媒介并不影响他圆梦。恰恰相反,在静态的图片摄影中,无论是使用黑白135胶片或是极难把握平衡布局的6x6cm画幅的120胶片,他如同电影导演那样,运用“正打反打”和“全景摄影”等电影拍摄手法,获得一般传统摄影很难达到的效果。正如埃伦•莱丁(Alan Riding)在《纽约时报》评论中所说,“李振盛既有记者的直觉,又有艺术家的眼光”,其作品“表现了他对构图的感觉、对光影的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他的一些照片让我们想起中国伟大的画意传统,另一些照片则通过对大空间和群众运动场面的关注,让我们感受到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ueï M. Eisenstein)及苏联电影学院式的风格和氛围。

  在西方众多艺术史学家看来,正是对历史学和电影学的双重性传承,造就了李振盛在中国摄影界独一无二的地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同仁也能对李振盛做出同等的评价。李振盛对摄影和历史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

  ——以上文字摘自罗伯特•普雷基所著《摄影与历史:李振盛见证文革》。
   
  罗伯特•普雷基简介:美国联系图片社(Contact Press Image)共同创办人及总裁。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基金及荷赛(World Press Photo)新闻摄影评审委员会主席/评委。所编辑的《红色新闻兵》画册获得美国海外新闻俱乐部的奥利维尔•罗博(Olivier Rebbot)奖。


返回首页 | 关于天下摄影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摄影互动 | 招聘栏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天下摄影交流群:一群:35765943    二群:176326500  人像群:90556132
Copyright © 2009-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陈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