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天下摄影 >  影像视觉 >  名家访谈 > 

黄晓亮访谈

名家专访

【释藤专访】
黄晓亮:用影像造梦编织人生

 

《春:人间景》
他痴迷于用影像造梦,在记忆的图景中编织一个又一个梦境:故乡的风物、儿时的游戏、童年的旧景等等,那些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往事,通过场景布置、灯光投射、影像叠加等多种方式,最后以视觉转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让人沉迷,他就是摄影师黄晓亮。
或许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行走的太久,便需要一些事物来调剂自己的内心。黄晓亮是一个怀揣梦想的摄影师,在他的骨子里,美好的童年生活、旧时生活的轨迹都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调剂品,而这个媒介便是影像。摄影在很多时候能够成为内心的一个出口,摄影师黄晓亮是深谙其道之人,他借助于影像这个载体,拍摄和自己内心有关,与自己经历有关的照片,而这些其实就是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那些被人遗忘的角落、那个逐渐陌生的空间里、一些童年的记忆如:皮影、游戏、民俗、节庆、动物、草木、玩伴等等具有特殊符号的事物纷繁沓至,在他的镜头下逐一绽放。这是黄晓亮的呓语,一个寄托着儿时梦境的空间,带着迷恋而失落的陈诉,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地蓦然闯入我们的心间......
其实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黄晓亮选择和自己记忆有关的生活,用诗意的影像语言进行转化、分解、消融、以及升华,在《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中可以看到一个童年的梦境一展无余摄,每一张照片,都讲了一个故事,虽然是一个个模糊的影子,但是却有无限延展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和回忆,干净而纯粹的气息扑面而至。
而在《丛林日记》中,摄影师似乎多了对社会的思考,我们依稀可以窥见现代化的元素掺杂其间,比如丛林后面的高楼大厦、汽车等等,人物的影子叠加在自然和现代空间之中,从而思索关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和内心的问题。
 而在其近作《春—人间景》中,无论其影像的思想,还是表述的风格都悄然发生了一些转折。首先就是影调的呈现上,除了画面饱和度下降,灰色调也大量的运用,因此影像的质感便更加的朦胧和怀旧。其次就画面讲述的是关于湘西地带的民间文化、但是却在表达上更趋于内心化,也增加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想来摄影师除了和自己进行对话的同时,也在和这个社会进行对谈,那种时代的感伤和无奈流露无疑,也让观者看到摄影师独立的思考。
因此不同阶段的作品,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是成长的一个历程,黄晓亮用影子造梦,执导着各式各样的场景,让视觉的切片进入读者的视线:从青涩到成熟、从纯粹到纷繁,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摄影师的坚守、以及影像逐渐蜕变的开始。
徘徊在黄晓亮营造的梦境里,我时常在想:梦境如此美好,让人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可是在现实社会还有几个人怀揣梦想执意前行呢?当我们被黄晓亮这些用影像执导的画面陶醉,触动记忆,从而让一种莫名而柔软的情怀不断撞击时,又是否会衍生出一种对于这个时代的疑惑和纠结呢?这种近乎哀伤和淡淡的愁绪能够让我们释怀么?
安德烈斯.法宁格曾经说过: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这句话用在黄晓亮的作品上倒是恰如其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创作忽视了摄影本体,即用摄影直接框取现实之物,但却依然秉持摄影独有的特性,即光和影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让影像本身便具有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也让艺术的质感变的更加迷人。
 黄晓亮用影子造景,聆听梦的呓语,其实不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思索和诘问么?他用影像的名义进行独立的表达和陈述,从而获得个人的释放和解答,久而久之,相信他的影像会得到更好诠释和认知。
在品读摄影师作品的同时,笔者释藤和摄影师黄晓亮进行了一个认真的对谈,希望读者通过他的作品和言谈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收获,下面是访谈的内容:
(访谈执笔:释藤  访谈摄影师:黄晓亮)
 
 《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
 
      委婉的表述当下和新的思想
释藤:首先恭喜你获得此次大理摄影节“亚洲先锋摄影师大奖”,参选时对自己的这组作品抱有多大的信心?
黄晓亮:谢谢。参选的时候抱着得奖的希望去的,但是当我看了所有人的作品后,发现每个人的实力都是很强的,所以说把握就谈不上了,心里也是很忐忑的。
释藤:评选的过程一定很激烈吧?
黄晓亮:评选之前大家都在猜哪个会获奖,但是没有一个是可以猜准确的。我想每个人或许都觉得自己可能会得奖,因为整体水平都不差。评选之前谁也不知道评委是谁。直到开始评了前一刻才知道,评选很保密。后来公布了评委的名单,我想自己可能希望不大了,因为那些评委大多都是特别关注社会纪实摄影方面的,对于我这样的作品他们不一定会喜欢的。
释藤 :等结果公布时吓一跳了吧,意外之中的奖项啊?
黄晓亮:是啊,我当时觉得可能做新闻社会纪实类的会获大奖,因此当听报我的名字时,那一刻我被镇住了,几乎呆了,觉得不可置信。这等于把我之前的种种猜测彻底推翻了。我既高兴又意外,没有想到评委还是很包容的。
释藤:这次得奖也是对你这种影像探索的肯定吧?
黄晓亮:但这是我个人觉得,从学术上来说,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清楚,是在表述什么,纪实和艺术的关系有没有,这些都很清晰的很。而且获奖过后我听他们说,评委们对我的作品还是很喜欢的。我的作品其实是比较间接的,委婉一点的在表述一个当下的时代社会,但是委婉不表示不敢说,不敢直白,是更好的让观众陷进去看更动情的东西。
释藤 :嗯。这一点你似乎做到了。跟以前比这组作品好像有些变化了,比如影调、营造的气息等等,虽然都是利用影子的形式去表述,你是怎么想的?
黄晓亮:我想它更像一个旧的东西,但又出现在现在。而里面的东西更旧了,深入进去看,又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其实只是通过旧的方式表述了新的思想。
释藤 :其实也是指内心的东西吧时代在进步是在所难免的,但怀旧也是正常的。
黄晓亮:对,就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给我的反应,因此我想用作品表现出来,可能下一个系列或者再下一个系列不用影子表现了,也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我觉得人不怀旧,这个人不懂温情,我怕这世界上难找出这么个人。
释藤 :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每个人的内心总有属于自己的柔软和温情,就是看你怎么呈现。因为作品如人品嘛。
黄晓亮:是的,肯定很积极。喜欢回忆的人都很善良,做事不会很太越轨。以前画画的说,画如其人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恋旧的人一般都很温情、细腻
释藤:你的作品大多是和记忆有关的吧,好多符号带有浓郁的乡情,这和你的童年生活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
黄晓亮:是,很多和记忆有关,但记忆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的记忆仅仅只有27年。太小的时候不算,27年都不到哈哈,这么短暂的记忆能挖出个什么呢,甚至连历史都算不上呢,呵呵!我是在借用回忆,历史的回忆来表述现在和未来罢了。恋旧人一般不会有太强的破坏性
释藤:你的作品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怀旧而梦幻,这种气息是弥漫在骨子里的,甚至还透露出一些忧伤,这和你的性格有关么?
黄晓亮:有,这是读中学的时候养成的,我小学4年纪就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因为家在农村,但是四年级开始就到城里上学,住在我姨婆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我姨婆年纪大了,母亲就交待我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连早餐也是自己做的。那时候,我经常偷偷的走路回农村的家,要走一两个小时啊,那时候胆小,甚至还信那些关于鬼的传说,但是也在那时开始锻炼了我的胆量。怕的时候在路上我会安慰自己,路上看到的都是风景。
释藤 :呵呵我们的经历差不多,我小学五年级开始住校。
黄晓亮:其实这是最浪漫的了,也是好美的回忆呢。我进中学了,就不寄住了。跑学,那确实苦的很啊来回走路3个多小时,天都没亮就要走路上学了,还是山路,这些日子对我来说相当重要,在城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不是特别的重要。我是上高中了才真正的住校了。上高中才开始写诗。我第一次写诗是在高一回家的路上,就在村口的桥上那感觉好极了,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当有良知的人,哈哈!
释藤 :哈哈,我是初中开始写诗的,起步比你早(开玩笑。)
黄晓亮:哈你是个好孩子。我初中顽皮死了,什么成绩都差,从不看书,有次因为旷课钓鱼去了,一个星期后回来,课桌不见了,老师就说以为你不来了,所以桌子也搬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但是我英语比较好,所以英语老师和班主任还是很喜欢我的。
释藤:就这样给自己下定义了?
黄晓亮: 哈哈,但我转变的很快噢。高中没考上还是花钱买进去的呢,我那时候没考上高中,那一刻知道可能再也没有书读了,不知道干什么,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不过从农村到城市两种生活经历给了我好多东西,我觉得一辈子都用不完的。
释藤:是的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几乎没有这些经历了,所以我们那时候还是幸运
黄晓亮:没考上高中那会我有个同学跟着个所谓的大哥去敲诈别人被抓了, 进了派出所,警察罚他浇花,剩下的人都被打了。
释藤 :惩罚也可以这么浪漫啊:)
黄晓亮:因为他年纪小,新人。当天就出来了,后就来找我,和我说了好多心理话,说花钱进了高中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大学做个好人,哈哈我现在想起来,觉得真是可爱又好笑呢。不过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履行了那个时候的承诺,进了高中相当的努力,我还带动全高中热爱语言的人练疯狂英语呢,所以我初中班主任当时见到我,说我转变太大了。
释藤:确实没有想到,转变太大了。就像现在很多人也没有想到你喜欢摄影的而且还做的这么棒。
黄晓亮:那时候还要去画画,美术老师真是个艺术家带我们喝酒抽烟,半夜去山上爬山。我真正明白用感伤来写成诗就是受他影像,这个老师是是我终生的老师。以前我很少听张国荣的作品,认识他之后我才开始听的。后来崇拜至极哈哈多次想去学音乐哈哈,被他说了。他说,音乐不像美术,美术可以收藏,因为他虽然也很喜欢音乐但作为职业来说,他觉得美术好。
释藤:遇见一个好的老师也是幸运的。现在也联系的吧?
黄晓亮:是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是教给学生道理,还要给学生生存技巧。因此他绝对是我终生不忘的老师。我认为我读这么些念书,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超越他。就是在艺术上的老师。我们经常联系,每次回去都去看他的。重要得是他肯带我们玩,玩在一起。我不玩,他还骂我呢,现在他也说教了那么多学生,最后继续在艺术道路上走的就是我一个。
 
 
《丛林日记》
 
 
《丛林日记》
 
    经历和过程很重要
释藤:晓亮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摄影的?
黄晓亮: 27,快奔三了哈哈。我中学开始喜欢摄影的,记得是拍毕业照得时候,我本来是学画画得嘛,同学知道这个,所以都喊我来帮拍,觉得我应该拍得好些。然后我就学哪些电影里的镜头拍,哈哈相机差得要死,单反买不起就买那种99元送四个胶卷得廉价相机,但是拍得很有感觉噢,很多同学珍藏着那些照片呢,还放在家里呢现在。
释藤:那时候照片很珍贵的,我们都是去照相馆拍的等待的那个时间长啊毕业了互赠照片的都是
黄晓亮:从湘西,然后带到各个地方拍照,高三得时候出去考试就带出去。我帮大家拍,买胶卷的钱他们出,洗照片大家一起出钱。
释藤 :哈哈,那这个相机你得珍藏着,是启蒙的老师呢。
黄晓亮:那个时候真得就是喜欢,不过还没有想过像画画那样想成为一种职业或者是艺术家等想法。所以那个时候就是启蒙,那个时候觉得都是搞艺术,没觉得有什么分别。
释藤 :觉得神圣吧?
黄晓亮:这种概念到了长大就越坚定,是的,相当神圣我拍的照片同学都没二话可说的都说美的要死哈哈。我一个特别好的哥们,就是那个在警察局浇花的那个,把我当年给他拍的一张个人照放在床头,结婚了就放进婚纱影集里,他说他后面别人拍的哪些照片没有一张有这个感觉。
释藤 :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吧?
黄晓亮:是的,我当时说给他拍张像文革年代的照片, 就在学校一个老房子里拍的。果然,没有化妆,没有服装,只有人和场景,拍出来还真带那个味道,角度搞的好哈哈,那时候很有激情说的到做的到,我什么都带都带头,爬山怕鬼我带头,半夜出去玩耍怕混混,我也带头,走整夜啊那个时候疯啊,那种疯就不是顽皮了。那真的像黄家驹歌里那种味道。激情的很,哈哈很文艺的,现在这帮同学都混不错。有个25岁就进了市委办公室,还有个在做房地产开发,大家都是那个时候培养的性格,放的开,胆子大。而且好学,我们又很团结。这些人我和他们开玩笑说,要是去做艺术,个个都可能搞点好作品出来。
释藤 :其实这些经历都是很重要的,你中学后进大学读的是什么专业啊
黄晓亮:是新媒体 
释藤:等于说中学是个启蒙,在大学才开始真正进入摄影?
黄晓亮:是的,大学各种艺术形式都尝试的。我不界定媒介的,后来是因为我要表达的感觉在绘画或者其它方面没找到,才有回到摄影的
释藤:当时没有想过学摄影的?也是经过一番探索才觉得摄影适合自己?
黄晓亮:没想过我觉得都不要刻意的去学。我一直是这个观点。凭感觉去走我觉得各种形式都会适合,分阶段。分创作内容,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来,自然要什么都会学会的。应该说,用摄影的方式开启了我艺术想法上的一个窗户,然后我就可以进去了。进去了之后就可以随意发挥,因为找到路了,之前是在用各种表现形式来为自己开窗户,找路,找到了,这些形式就都可以用上了。
 
    希望作品里符号性不要太强
释藤:从《《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到《丛林日记》,还有就是《春—人间景》,这一路走来影像似乎在悄然发生着一些转变,这和你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哦?
黄晓亮:是的,很大的关系,从在学校,到毕业,毕业后工作问题的考虑,然后到开始进入工作,再到适应社会工作状态,再到开始对社会做出反应,我的作品就是沿着这个轨迹的。所以人家说很难找创作题材,我不信嘛,创作没有题材,演电视剧才要题材,电影都不需要了。
释藤:那是这些人太纠结于拍什么了。你的作品很多是具有符号性的,这组《春—人间景》似乎更带着浓郁的湘西风情,不过更多的应该还是和整个社会有关联的吧?
黄晓亮:更多还是和整个社会有关联的,我用影子去表现,就是不想让作品出现很具体的形象,我需要模糊掉那种具体视觉形象,让感觉成为每个人的影子,我想我要是不说我是湘西人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不会那么肯定的说那就是湘西。
释藤 :我倒觉得湘西的影子不大,皮影,福,还有那些游戏我们江南也有的,所以符号性太强了也不好
黄晓亮:是的,春这个活动是全国性的,所以需要把符号性模糊掉。 我选择影子的表现方式,不是随意的。也是有理论的,呵呵。
释藤 :嗯,说来听听。
黄晓亮: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我研究摄影,到最后认定了摄影的根本就在于两个东西“光和影”。后来在我艺术想法的前提上,我把这种认识转化过来。那么我就要把摄影做到一个相当单纯的地步,也就是说用它最原始的两个组成来尝试,作品只出现光和影我当时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悟出什么一样,好开朗啊:我用一个表现形式或者技术的最本质的东西去表达一个最单纯的想法。
 
 
 
  实践要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做的更好
释藤 :用影子去表现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么?
黄晓亮:这些是视觉上的研究,困难多啊。这些看了好多历史啊,研究艺术学术。摄影历史,最后发现历史后面讲的都参杂了太多人的观点和影响了,越来越复杂。不纯了,这容易让人迷失的。还是要回到最原初那里去了解。拍摄中困难相当多。比如用数码拍,那可以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出来的会有点点不舒服,还是从视觉上来讲还是缺点自然的关系。用胶片拍,后期比较艰难,有的甚至做不出来都有可能。而且呈现方式单一,这是在拍摄的摄影技术
释藤:哦,技术得首先解决。
黄晓亮:在如何获得这些影子的问题上也是下了功夫的,比如说要方便,那就是数码后期,我早期作品有后期加工的。后来我又想了办法布置场景,用灯光投影那个方法可行,但麻烦,后面我干脆把数码和布景的方式结合起来一起弄,那就好咯方便了而且呈现的效果更好。我还有很多方法的比如影子在水里的感觉,如何拍,这些都尝试过不仅尝试拍摄方法,还有最后呈现的尝试,比如数码打印,暗房照片等等。
释藤: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
黄晓亮:是的,都是我需要,我才追求的这样我很容易上手,因为我目标明确。
释藤:那么在技术和理论及史论上,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黄晓亮:我也不怎么懂技术,说实话。我都是需要什么技术的时候才去问人,技术无止境,不是我的职业。有专门研究技术的,你说玩ps,肯定玩不过水晶石公司的人吧。理论重要,但我们很多人都误解了理论这个东西,比如说摄影,理论重要还是历史重要,我觉得历史重要。因为理论就那么点,后来就是政治原因、分类的情况等等多了一些人为的理论,摄影理论有什么,就两个字嘛“光影”。剩下的各自研究自己的理论去。
摄影其实一直是个动词:就是获取影像的过程。那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是用相机获得的,还是其它技术获得的影像,这个过程都是摄影,最后得出的都是摄影作品。然后那些关于新闻,艺术等等方式的摄影的理论,都是按照人自己的规定来的。所以说研究摄影理论不如研究历史,历史包容性是最大的理论,最后就是各说各的好。搞艺术的说艺术摄影的好,搞新闻的,说艺术的不是摄影。我觉得对历史相当了解就可以,历史毕竟还是历史嘛,对吧。记得太牢固了,影响对未来的发挥了嘛。对于职业来说还是需要的,艺术史就更要看了,摄影史是艺术史的一部分,艺术史又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这看不完,所以我们都的学一辈子啊。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
释藤:你喜欢诗歌吧,我读过你的一些小诗,写的很抒情,也具有浪漫的气息,还有你也喜欢绘画,这对你的摄影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吧?
黄晓亮:恩,特别大,我大学画画,为了让视觉上有更多的趣味性,画了好多的画做尝试,所以我在视觉上还是比较占优势的。我07年第一次去北京看展览。看到那么多的作品,摄影的,绘画的,雕塑的,装置,多媒体等等各种形式的。
释藤 :嗯,特地去看的么?那次看展览,虽然第一次,但是给你的感触很大吧
黄晓亮:那次我是第一次去北京,是的去看传说中的当代艺术哈哈,以前都是通过书、杂志了解。那次给我感觉很好,感触相当大,07年我大二,想了很多关于视觉问题。视觉对艺术,对作品的影响,这些问题我想了很多很多。什么视觉作品都看的,如设计、绘画、传统的菲传统的、当代的等等,各种形式的都看都去研究,我还是觉得视觉上一定要让人容易进到作品里来才行,不是概念好就是好作品的。
释藤  等于是确定这个想法了,那这次是震撼,然后是想通了?
黄晓亮:是的,传统的非传统的都是那样的,后面的当代艺术赶上了一个经济上的好时代,但也很快就摔跤了,因为有很多作品是糟糕的,根本就没理解什么是当代艺术,理解的不是太浅就是过于的自我复杂化。
释藤:看来还是要多吸收,各个方面的元素,成功是没有捷径的
黄晓亮:是的当代艺术上最重要的两点是很多人没有抓住的,一个是概念(提出的概念),二是技术(技巧),这个和摄影一直提的问题有很大相似之处。
释藤:共通的也是? 嗯,这个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
黄晓亮:所以最好是不要把摄影自己圈起来,认为自己摄影,和别的没关系,也不是别的东西,这是很小气的。摄影是门艺术,现在大家都不会否认了吧?所以我讲当代艺术为什么可以容纳摄影艺术,而摄影为什么自闭着,这就是摄影人自己的问题了。

 
 
摄影就是一个表达的手段
释藤:你看问题还是蛮深刻的,那你觉得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晓亮:摄影对我来说是一个表达的手段,它的特殊性在于镜头感。要说什么相机背后的主观意志和客观性这个对于我来说不存在,它只存在于布列松提出的瞬间哲学。
释藤:瞬间性其实也很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
黄晓亮:那是针对纪实摄影,但我们国内大多人对摄影的看法至今还停留在那个阶段,这可悲,我认为今天最好的纪实摄影,就是每个人手上的手机照片。很多年后大家把这些照片都拿出来,整理成系统,那会非常震撼!
释藤:你觉得时间对于摄影来说重要么?曾经纠结过么?
黄晓亮:没纠结过,照片切断时间,成为历史的见证,这也只是切断时间不是记录了时间,没法记录,历史又如何见证呢。所以现在不又提出了某些历史照片存在假象嘛哈哈
释藤 :很多人觉得照片可以见证历史。
黄晓亮:可以见证部分,可以见一面哈哈。让搞历史的人纠结吧,艺术家还是创作吧。摄影,玩成了器材专家也相当了得,玩成了照片历史研究员我觉得就有问题了,这个东西只会让自己更加纠结。不过生活所迫,可能还是很少有人去那样做的。
释藤:平时除了摄影,还喜欢做一些什么呢?
黄晓亮:画画、做动画、装置、骑单车、走路、看书……我很少闲下来的,下半年有一个动画要做,我自己的,准确说是视频作品。
释藤 哦,多媒体的时代看来也是需要各种方式的呈现,如果结合展览来做,应该是很棒了。
黄晓亮:是的还有一个声音的作品,我在北京展览的时候因为时间太紧,所以没有很好的呈现这类作品,是比较有意思的。是的,我觉得照片不能老是那样做,总得给大家点新鲜感,换换口味,调剂一下,不然都疲劳了。我自己都会觉得疲劳的,不能否认多媒体技术,很多做摄影的就是否认新的现代技术,总是说银盐得好、铂金得好,说数码得不好、差,这些话听起来好像蛮有个性,事实上是在否定自己。活在这个时代里,数码、多媒体技术是这个时代得产物,人们需要它才诞生了它。时代需要。把它给否定了不是在否定自己所处得时代嘛,自己得时代都被否定了。自己做那银盐什么得还有什么意义,那都成古董了。
 
艺术需要更多的包容
释藤:第一次得奖是什么时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黄晓亮:第一次是09年底,参加《中国摄影》杂志举办的比赛,就是那组《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得了一等奖,有3万多的奖品呢。当时心情好极了,那个时候也是我缺钱的时候,开公司的初期。后来把奖品都转卖了,为了生活嘛,呵呵。2010年春天的时候,我参加三影堂的摄影奖,那是美国特尼基金会支持的一个项目,我获得了这个奖项,奖金有5000美金呢。那一次三影堂给了我很多的推广和帮助,这个真的感谢三影堂。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大部分从事影像艺术的都是从三影堂出来的。
释藤:当时获得如此丰厚的奖金,应该是极大的鼓励吧?
黄晓亮:是的,这些都是在我经济状况相当差的时候得的。春天得这个奖,夏天又获得了北京今日美术馆提名展的金奖:方骏艺术奖。同一年连获两个奖项,而且这次还比较特别,冠名的艺术家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国画家方骏老师。
释藤:嗯,因为本身自己喜欢画画的,这次摄影得到他们的认可,意义更大吧?
黄晓亮:是的,这个奖是综合的,各种形式的作品都有。我得到这个奖也相当的兴奋,说明我的摄影作品,在其它艺术领域也得到认可了。摄影在绘画这些领域里一直不太被重视,我去参加展览的时候,很多清华、央美及其它各大美院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他们大多是以绘画、雕塑、装置、水墨等等形式表现的,也就是常说的造型艺术。我的作品很少人看的当时,你也知道,艺术界总是有种身份的自豪感的,从美院毕业的大多会觉得自己挺牛b的。因为我们综合大学毕业的获奖机会极少。
释藤:方俊老师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看的出来他也是一个非常包容的老师。
黄晓亮:是的,因为他也有国画系学生在这里里面,而且功夫都非常了得!后来颁奖,在台上他说:“希望以后出现更多的有文化传承而又创新的作品和艺术家出现”,我很感动。
以摄影手法表现的作品一直在艺术界得到认可不是很容易的。虽然也包容,但地位不高。所以这些年摄影界努力了,起来了。而且越做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难得啊,一个人要很包容在今天的社会上真难。这次让我看到了艺术界对我们的看法
和理解。
释藤:从这点可以看出来,互相包容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说
黄晓亮:是的,后来在9月我就做了一个多媒体的个展,没有摄影图片展览,只有动态的影像装置和声音,展览是在央美附近的一个居民楼里举行的。这次实验性的多媒体展览只有一天时间,来了很多人观展。
释藤:当时宣传了么,谁策的展?
黄晓亮:在网站发布了展览消息,策展人方面也发布了。我们不是在美术馆和画廊做的,特定选在一个没人知道的居民楼里做,结合现场环境来一起做的,非常棒!展览是美国的两个姐妹策展人策展的。那次之后,很多人对我的看法又变了,之前可能认为我只是做摄影的,或者是只会摄影。 
释藤:这次对自己也是一个提升和感悟吧?之后就走的比较顺利了吧?一路走来好像运气都不错呢?
黄晓亮:是的,之后就开始参加不同性质的展览,不仅仅局限于摄影展览了。
释藤:看来推广和宣传也是重要的,尤其是平台的搭建。今后在创作上你觉得是否会发生大的转变,比如去拍摄一些更具体的东西?
黄晓亮:会,但不会放弃影子的创作,影子系列的创作。这个我还是没做够,喜欢,其它的也很适合我自己。只是目前大家看到的就是影子系列,以后其它的形式都会出来的。
释藤:嗯,这个倒是很期待的,就像你说的新的系列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你第一组作品的名字一样,那组作品名字我觉得取的很有意思,寓意非常好
黄晓亮:是的,那个名字的寓意非常好,我是为我即将的毕业取的,就是说我要离开乌托邦校园了,我要踏入社会,新的生活开始了。未来要不是全新的,要不就不存在。所以新的生活是一个期待,不然就是一个奇迹。
释藤:那之后的作品取名上也是讲究的吧?
黄晓亮:都讲究,不会随性取的,我的感受很重要。
释藤:嗯,也是一个很隐性的寓意吧?
黄晓亮:是的,《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丛林日记》-《抒情》-《春-人间景》,这四个系列就是我的四个阶段,人间景系列还有三个在做。
释藤:恩,《抒情》?这个我好像没有看到啊。我看的好像就是其他三个。
黄晓亮:这个我很少拿出来,在上海和北京展出过,但上海展的多些,伦敦那边的藏家最先收藏的。这个系列今年9月上海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又会展出的,是影子和水墨结合的,背景是宣纸,和其它三个都又不同,形式感不同。

 

                              《春:人间景》系列

 
  艺术家应该尽可能的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
释藤:很值得期待,希望有机会去观展。谈到收藏,目前你的展览很多,作品也被不少机构收藏吧?那么在进入市场的同时,你觉得今后更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市场行情怎么样呢?
黄晓亮:艺术应该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生活需求不要完全依赖于艺术市场
这是我的一个态度。目前市场行业不错,我不会因为作品能卖钱了,就一条心来卖作品过生活。虽然靠艺术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能靠的住了不代表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释藤:市场化有好的一面,但是却消磨掉了很多人的意志。
黄晓亮:是的,如果艺术家不够坚定,自己又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就会很容易被市场左右的。而且还会被某些人利用,最后自己被玩死了。一个是国内市场没有规范,也没有那么多的购买人群。大部分还是靠国外藏家。第二是作品自身的问题,第二点是主要的,国内现在有钱人多,但买艺术品的人少,但是我觉得这都会慢慢改变的。
市场改变了,作品没有改变,那就是自己的问题,很多摄影师没有很好的理解人家为什么买你的作品,没弄明白为什么来给你买单这回事,喜欢你的作品人家才会买单。
释藤:嗯,根源在哪里没有弄清楚,很多也可能存在炒作的问题吧?
黄晓亮:还有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一笔交易,交易有交易的原则的,没理解,炒作那是在拍卖会上,我觉得现在的摄影市场炒作的少。要是有那么多炒作了,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摄影师生存不下去,像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养活了多少年轻艺术家啊,什么玩意都能卖。但是泡沫过去之后,一大片人卖不掉作品。改行的改行,坚持的还在坚持,这就是炒作的结果。花钱买作品,换做我去买一要好看,二要有内容,思想,三对于作品的制作级别需要考虑。太多的摄影师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很多作品从内容上说,都很好啊。但是卖的不好。
释藤:对,很多人所以困惑,经常问为什么三个字?
黄晓亮:还是那句话,花了钱,人家就要买到好东西。你光卖内容怎么行,卖内容可以去写书。依然是一个交易,买卖关系,一笔生意。生意有生意的原则。这个我觉得艺术家需要学习。你可能也知道,我就说现在最不好卖的就是纪实摄影。
释藤:纪实摄影的价值往往是在时间上。
黄晓亮:这个问题,我有我的看法,纪实摄影我也拍,但是现在不是进入市场的时候,当然,这是我的看法。纪实摄影从学术上说不是一张照片可以说明问题,也不是一张照片可以具有完整收藏价值的。一个摄影师拍了一个几十张的照片为一个系列作品,这个时候你想,你单张卖还是整套卖呢?
释藤:我记得解海龙老师那张《大眼睛》卖的不错的,所以拍纪实的摄影师经常觉得自己苦。
黄晓亮:单张销售呢,那你的作品要耐看,从单张上要耐看,就是我说的那种视觉优势,单张作品就要具有视觉优势,这是很多纪实摄影师缺乏考虑的地方。
释藤:可能他们更多的是从历史价值上去考虑吧?
黄晓亮:这是肯定的,但我们也要想,大多的买家是不是都这样想呢。你的作品能不够吸引大多的藏家,决定了你能不能依靠销售作品来生存的可能性。我想有很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矛盾,一来可能会认为这是不是迎合市场了,二来想会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
释藤:独立摄影师的路走的还是很艰辛的,目前很多人辞职做独立摄影师,你怎么看待的?
黄晓亮:只要是艺术家,都艰辛,可能大家认为市场开始起来了。机会多了吧。寻求自由去了,非常艰辛。最后还是生存问题,其实不是问题的,有很多时候都是自我忧伤的。社会上好多路走啊。我没有钱的时候我给人画墙画,到工地画,一样的做了。
释藤:呵呵,车到山前必有路啊看来是。
黄晓亮:你讲到这个我想到我经常和朋友说的观点,现在大家讲话,特别是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大多是没有后缀的,你觉得是不是啊,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听起来好美好,很放心。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到了山前还有好多路啊,走什么路呢?不去专研,不去努力,永远没有捷径。
       
好作品需要有自己的立场,才能打动人
释藤:你觉得一个摄影师当下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黄晓亮:这个问题我分两种情况回答啊,一个摄影师或者艺术家在没吃饱饭的情况下,还是先关注温饱问题!温饱没解决,做艺术不现实,做不好的,虽然痛苦中可以看到光明,哈哈。第二,就是吃饱饭的了摄影师,要关注什么,拿我来说,我更多的关注社会,社会让我做出的反应,这是我非常关注的。
释藤:比如说你得奖的这组作品《春》,也注入时代的信息了。
黄晓亮:是的,因为处在时代,不关注也得关注,没有办法得。要把自己交给这个时代,不逃避、不跑路。
释藤:所以艺术并不单单是纯粹的,自我的,要迎面而上。
黄晓亮 :是的,现在很多人也关注社会,但是我觉得没把自己的立场弄清楚。所以才导致有些摄影师可以过的不错,有的很艰难。
释藤:当下摄影圈还是比较浮躁的其实,能够真正关注社会的作品不多。你觉得好作品的标准在哪里?也就是说作品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黄晓亮:就是艺术的一般性,不管什么形式作品,这是永远不会变的。这么多年来的作品,都是围绕着艺术的一般性来进行的。视觉和形式都是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但艺术的一般性永远在那里的。
释藤:这也是普遍性和基本吧?
黄晓亮:是的,就是艺术作品中应该存在某种普遍性的东西,比如感动。打动人的东西,那种感觉、味道是存在与所有艺术作品中的。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和做生意相似的,你的作品不是你自己欣赏的,是要和大家分享的。分享就要有共鸣,共鸣是成功的关键,做生意也就是要取的对方成功的共鸣。这样才能很好的把你的概念和思想表达传递出去。不然那就是孤芳自赏,夜夜狂欢,死于孤岛了。
释藤:就像写文章也是这样的道理,都是找到这个点往往很难。
黄晓亮:所以难,就更要对社会更加敏感。艺术家在这方面要向商人学习,商人对社会比政治家还敏感,不然他就赚不到钱。艺术界不是很多人喜欢谈政治嘛,就是因为艺术家本身对社会敏感,所以才会谈论这些东西。
释藤:哪些人的作品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你喜欢的摄影师都有谁呢?你平时吸收哪些方面的东西比较多呢?可以分享一下么?
黄晓亮:作家里面,我特别喜欢捷克的昆德拉的作品!国内的喜欢也很多啊。我喜欢美国有个摄影师叫斯宾塞.图尼克,拍很多很多裸体的那个,在大街上,各个城市里面,几千人集体裸体,然后他创作。
释藤:哦,有点类似于行为艺术,我看到过。
黄晓亮:算是,但这绝对牛的很,没第二个艺术家做到。画家里面我很喜欢吴冠中、黄永玉这些人,他们的作品我总是反复地去看。当代里面的艺术家说实话哦,没有特别喜欢的,我觉得都差不多。没有太特别的。可能是人太多了,而且都是做当代的。说真的,当代艺术对我的影像不如他们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我还看马云他们这些搞经济的人的讲座,书等等,我觉得他们好聪明哦。这些都是相通的。南怀谨的书很多人应该都看,我很喜欢他写的。
释藤:吸收各家的所长,这个也是关键,那国外摄影家的画册,摄影史方面的书呢,也买么?
黄晓亮:反正就是很多类别的东西我都看,定期会去买书。不过你说的这些买的少,因为大本,厚重。贵。我从北京带回来好麻烦,所以就去北京,到画廊看,到三影堂看。摄影史看的,其实没有很具体的摄影史的书,就是分各个时代的摄影家的作品看。大家看得基本我都看过,指的是摄影书,大学时看的多。
我大学基本不去课堂,多半时间泡在图书馆,我们学校没有懂多媒体的老师,
这个专业是新开的,没有这方面专业老师,那我不就得自己努力了。我以前看书好慢,进大学后阅读速度才进步得。我记得新东方校长到我们学校演讲,说一个合格得大学生要读上200本以上得书才算合格得大学生,那个时候我就更加努力了。所以那时候的累积对现在用处很大。
释藤:得奖后,奖金打算怎么用,嘻嘻题外话哦。
黄晓亮:买点胶卷,相纸。画画的纸,还要做动画哈哈。还剩下点就玩耍去了哈哈。
释藤:哈哈,谢谢你,也祝福你走的更好,更快乐。
                                     
 
       文字采写:释藤

 

分享到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豆瓣 0
返回首页 | 关于天下摄影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摄影互动 | 招聘栏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天下摄影交流群:一群:35765943    二群:176326500  人像群:90556132
Copyright © 2009-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265号

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陈明律师